提示:担心找不到本站?在百度搜索 亲亲小说网-小说77 |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

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

情欲超市 龙符 圣墟

第一百九十三章 商人运货的厘金列表

    show_read;

    整个大明那这么低的税率,国库的钱财应付正常的政府开支是足够的,但一旦遇到动乱、打仗怎么办呢?

    明末的大明皇帝自然要想办法。

    有明一代,人丁数最多为1000多万户,人丁银为140万左右,不管是占正赋2100万的比例,还是加了三饷4100万后的比例来看,都只是一个零头。

    明末最大的负担来自田赋,而人丁,从洪武之后基本没涨过,逃税严重,明朝官员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。人丁银聊胜于无。

    明末崇祯十四年间,农税2000多万两、工商税223.8万两、杂色收入348.7万两,合计财税收入万两,从构成来看,明朝的崇祯年间财政主要依赖农税,占总收入的78.4%。

    明朝税收以实物税为主,虽然万历年间张居正实行“一条鞭”税法。但是到了崇祯十四年间也只有白银800多万两,其余为米2000多万石、麦580多万石,合计米麦2500多万石,草1300多万束/包、丝绵320万两、白麻12万斤、棉花25万斤、绢25万匹、棉布18万匹、钞6500多万贯、钱8200多万文、茶叶20多万斤、胆矾22万斤、铁44.8万斤,纸120万张,木炭2259万斤、木柴2519万斤以及其他杂项。

    实际运往京城的白银,才区区二三百万两,大明户部和大明皇帝居然为了这二三百万两银子,再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。

    到了崇祯年间,有北方官员看江南腹地肥的流油,就告诉崇祯,要重新再加苏松的赋税。而“苏松重赋”是晚明人们的共识,江南的官员要求大明内阁减免钱粮的正当理由,也使得这一地区成为政府继续加重田赋的禁区。

    一旦崇祯皇帝欲在这一地区增加税收,“苏松重赋”便成为反对加派的正当理由。更何况,尽管晚明时期朝野党派林立,但人数众多、财力雄厚的江南籍官员无疑占了上风。从崇祯元年至崇祯十五年,内阁成员共37人,除1人未记载籍贯外,共有33人来自南直隶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江南地区,占总人数的70.2%。同一期间的内阁首辅,几乎......(PC站点只显示部分内容,请使用手机访问阅读!)